close
Blogtrottr
UDN消費流行
消費流行:收羅全台美食,提供意想不到的生活小智慧,還開設了美麗教室讓你越變越美麗。分為「美食報報報」、「市集走透透」、「樂活家居誌」、「美容小教主 」、「流行時尚通」等單元。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老字號「老協珍」 南北貨傳奇
Feb 5th 2013, 01:48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專題報導】
老協珍店名取其同心協力、珍惜所有之意。 記者蘇建忠/攝影
迪化街上店鋪的頭家總是行事低調,好像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一種習慣。隱身在路上其貌不揚的人們,可能隨便一算都是身價數億的大戶,使得迪化街暗藏各種傳奇與想像,包括令人咋舌的南北貨,還有數也數不清的發跡故事。

花生油賺第一桶金

迪化街早期很多來自漳州、福州的移民,不過創立於1928年的老協珍,第一代創辦人陳萬卻是台灣淡水人,因家中務農清苦,年幼來到迪化街中藥鋪當長工,慢慢發現其中商機無限,累積資源後自力門戶,從事起中藥買賣,當時取店名為「協珍」,乃取其同心協力、珍惜所有之意。

之所以從「協珍」變成現在的店名「老協珍」,是出自第二代接班人、五子陳木火之手。在當時,陳木火靠花生油賺進第一桶金。「當年老協珍在台北三重設立花生油提煉廠、分裝廠,加上有實體店面銷售,一條龍式的經營掌握成本,靠花生油獲利。」第四代長媳丁懿娸說。 「有了資金後,他發現魚翅利潤好,便轉向魚翅買賣。在1945年前後,政府對魚翅的管銷較不嚴格,也成為老協珍銷售魚翅的利基。」能在迪化街內站穩腳步、屹立不搖,就是在陳木火手中發揚光大的。

冬蟲夏草一台斤100萬。 記者蘇建忠/攝影
陳木火賺了錢後,花錢補習英文、日文,當迪化街的商家還在本地市場廝殺火拚時,他已看準海外華人市場,靠著他的語言能力做起外銷生意,把魚翅賣到上海、美國、新加坡等華人地區,生意規模日益壯大;接著又拓展海參、鮑魚與燕窩的買賣。

這段時間,老協珍曾面臨一次重大危機,在1963年台灣發生了葛樂禮颱風,迪化街大淹水,商家們雖然就住在店鋪樓上卻來不及搶救,只能眼見昂貴的魚翅在大水中載浮載沉,最後腐爛忍痛丟棄。

第三代以食材分家

家業傳到了第三代,陳木火以「食材」來分家,老大分「海參」;老二分到「魚翅」;老四則負責「燕窩」與調理食品代工事業。這樣分類為使子孫在各自領域中有所發揮而不鬩牆,至今看來仍是一項智舉。光以海參事業來說,老協珍已成為全台最大的海參進出口業者,包括日本刺參、白參等,在國內是供應環南、中央市場的大盤商,並外銷到香港、日本等華人地區。

不過也非事事順利,1996年老協珍有意朝更上游整合,於是至澳洲設立分公司,想得到當地海參買賣執照,卻不幸遭詐騙,慘賠台幣三千萬元。

受到保育議題發酵、海洋資源短缺,魚翅市場以不如以往,第四代長孫陳正威積極轉入年菜熟食市場,延續老協珍的一條龍的經營理念,年節佛跳牆裡的食材正是老協珍的強項,海參、鮑魚都貨真價實,短短數年打出名氣,還創造出上億商機。

無名名片獨樹一格

老協珍就是嚴密的家族事業,所以店內有名片上寫的不是人名,而是稱謂「二嫂」,指的是第三代的二媳婦,也是獨樹一格的特色。

有錢人就是想得和我們不一樣!老協珍裡的七頭日本網鮑,有豪客指定特殊吃法。丁懿娸說,乾鮑通常是發過後調味上桌品嘗,不過因為乾鮑很硬,豪客要求老協珍把乾鮑切割成極薄的薄片,再放在玻璃罐內當零嘴吃。在股票上萬點的那個年代,當然也不乏大戶到店內買冬蟲夏草、燕窩魚翅,一擲數百萬元,那些錢,當時都可以買信義區好幾棟樓房,現在百貨公司周年慶的刷卡大戶,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哪裡買

地址:台北市民生西路375號
電話:02-2557-9351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LiLi6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